近期以太坊市場呈現出令人矚目的投資分化現象。一方面,多家知名大型基金選擇減持以太坊,另一方面,部分投資者卻逆勢而上,大舉增持。
這種截然不同的投資策略反映了市場對以太坊未來發展前景的diverging看法。富達、灰度和Bitwise等傳統投資巨頭紛紛減少以太坊持倉,而Arkham最新數據卻顯示,Tom Lee及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投資策略。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Bitmine公司在短短35天內就大手筆收購了超過117萬個ETH,平均每個ETH的成本約爲3492美元。這筆總額高達52.6億美元的投資,使Bitmine一躍成爲企業界最大的以太坊持有者之一,同時躋身全球第三大公開加密貨幣儲備機構,僅次於MicroStrategy和Marathon Digital。
Bitmine的這一大膽舉措尤爲引人矚目。該公司在投資者Peter Thiel的支持下,果斷暫停了原有的比特幣業務,將資金全面轉向以太坊。這一戰略性轉變表明,部分投資者深信以太坊在數字經濟中具有超越單純價值存儲的潛力和作用。
與此同時,Tom Lee的公司也採取了類似的策略,不僅沒有減少以太坊持倉,反而積極增持,成爲該資產的主要持有者之一。
這種日益擴大的投資分歧,凸顯了市場對以太坊在未來數字經濟生態中扮演角色的廣泛爭論。一些投資者將以太坊視爲具有巨大潛力的數字資產,而另一
查看原文這種截然不同的投資策略反映了市場對以太坊未來發展前景的diverging看法。富達、灰度和Bitwise等傳統投資巨頭紛紛減少以太坊持倉,而Arkham最新數據卻顯示,Tom Lee及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投資策略。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Bitmine公司在短短35天內就大手筆收購了超過117萬個ETH,平均每個ETH的成本約爲3492美元。這筆總額高達52.6億美元的投資,使Bitmine一躍成爲企業界最大的以太坊持有者之一,同時躋身全球第三大公開加密貨幣儲備機構,僅次於MicroStrategy和Marathon Digital。
Bitmine的這一大膽舉措尤爲引人矚目。該公司在投資者Peter Thiel的支持下,果斷暫停了原有的比特幣業務,將資金全面轉向以太坊。這一戰略性轉變表明,部分投資者深信以太坊在數字經濟中具有超越單純價值存儲的潛力和作用。
與此同時,Tom Lee的公司也採取了類似的策略,不僅沒有減少以太坊持倉,反而積極增持,成爲該資產的主要持有者之一。
這種日益擴大的投資分歧,凸顯了市場對以太坊在未來數字經濟生態中扮演角色的廣泛爭論。一些投資者將以太坊視爲具有巨大潛力的數字資產,而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