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Farcaster 與 Lens 的比較

針對兩種協議進行並行比較,內容涵蓋技術基礎、身份模型、開發者工具、內容功能、治理方式,以及適用情境。

技術基礎

Farcaster 和 Lens 都是開放式社交圖譜協議,但在技術架構上有明顯的不同。Farcaster 採取混合模式,將使用者身分錨定於以太坊,並將大部分社交互動資料存放於鏈下獨立營運節點。這種設計優先考量系統可擴展性及低交易成本。使用者在發文或追蹤時不需要於鏈上執行。節點網路透過 P2P 協議同步資料,確保資料冗餘性,不受限於單一儲存供應商。具體來說,FID(Farcaster ID)錨定於 Optimism;節點負責保存貼文和回應,並透過 P2P 傳播機制進行同步。

相對地,Lens 則將整個社交圖譜都維持在鏈上:用戶個人檔案、追蹤、貼文和其他互動均以非同質化或半同質化代幣型態在 Polygon 上實現。這代表所有關係和內容都透過區塊鏈保障,無需依賴鏈下基礎建設即可直接驗證和遷移。為了克服可擴展性的潛在瓶頸,Lens 引進 Momoka,一套樂觀的 Layer 3 系統,主要於鏈下處理操作,同時保留加密驗證。這種作法降低營運成本,同時維持去中心化設計。自 2025 年起,Lens 開始將社交圖譜遷移至 Lens Chain;Momoka 則持續提供資料可用性和驗證服務,確保不用將所有資料都儲存至主鏈。

這些模型的選擇會依照需求有所不同,Farcaster 混合式架構能減少區塊鏈負擔,協助協議快速且低成本升級。Lens 全鏈上設計則強化持久性與可組合性,但必須仰賴 Momoka 等外掛方案來維持效率。

身分與可攜性

在兩種協議中,身分都是核心要素。Farcaster 的用戶會於以太坊上註冊 FID(Farcaster ID),作為其帳戶於所有相容應用中的永續參照。這個 ID 獨立於任何單一客戶端,代表即使某個應用停止營運,使用者仍可將身份和社交連結順利遷移至其他應用。只有身份資訊存於鏈上,個人檔案及互動內容則保留於節點網路。可攜性取決於是否能存取或匯出節點資料。事實上,FID 位於 Optimism 上;使用者名稱(fnames)由 Fname Registry 在鏈下發布。客戶端負責匯出及匯入節點資料以確保可攜性。

Lens 則透過存放於 Polygon 上的個人檔案 NFT 來實現身份。該 NFT 包含用戶所有社交活動與連結的完整歷史。因為所有內容和互動都與 NFT 綁定,資料跨應用遷移變得直接簡便,個人檔案現況都已記錄於鏈上。因此,身份與內容的可攜性自然連結,無需依賴鏈下資料存取。隨著 Lens 遷移至 Lens Chain,同樣的可攜性也延伸至這條專為社交設計的鏈。

開發者與生態系考量

Farcaster 和 Lens 都鼓勵第三方開發,但工具與整合方式各有差異。Farcaster 提供 API 和軟體開發套件(SDK),讓開發者能從節點讀寫資料。由於社交圖譜是開放協議,任何開發者都能設計客戶端、分析工具或整合應用,無需中央授權。大部分資料採鏈下儲存模式,也讓開發者在研發過程中可大規模試驗新功能,而不必承擔鏈上交易費用。

專家指出,Lens 允許開發者直接存取鏈上合約,並透過抽象 SDK 與協議互動。開發者得以打造可直接查詢區塊鏈的應用,或透過索引服務加快資料存取。Lens 的模組化架構讓開發者能以新模組擴充協議,涵蓋追蹤、收藏或內容貨幣化,實際上為網路增添新型互動。由於 Lens 主要仰賴鏈上操作,開發者必須考量交易成本和效能表現,除非採用 Momoka。隨著 Lens Chain 上線,開發者將可運用此領域專用鏈,特別針對高頻社交互動進行優化。

生態系成熟度方面,Farcaster 透過旗艦客戶端 Warpcast 受到大量矚目,越來越多細分應用持續創新。Lens 支援多個成熟客戶端如 Hey.xyz、Orb 和 Phaver,皆具獨特功能,同時共用同一社交圖譜。Lens 也受益於與 NFT 市場及其他 Web3 服務的整合,這些服務將其個人檔案 NFT 視為有效且標準的身份代表。

內容與互動模型

Farcaster 的內容架構以 casts(類推文短訊)及回應與追蹤組成。最重要的差異在於 Frames(互動框架),這些嵌入 casts 的互動元素能執行鏈上及鏈下任務。Frames 把社群資訊流變成互動場域,讓用戶能直接於社群介面領取 NFT、參加投票或執行智能合約。這讓 Farcaster 可做為去中心化應用分發層的社交協議,並與其他 Web3 應用更緊密整合。目前,Frames 正持續朝 Mini Apps(迷你應用程式)發展,擴展於資訊流中的執行模型。

Lens 則具備貼文、評論、轉發和追蹤等互動,同時以收藏模組導入貨幣化機制。收藏會生成代表內容片段的可轉讓 NFT,讓創作者得以直接向粉絲銷售或分送作品。這將貨幣化直接內嵌於協議中,不必依賴應用或第三方整合。雖然 Lens 目前尚未對應 Frames,但其模組設計讓社群有機會開發類似互動體驗。

治理與審核

Farcaster 的治理現階段由創始團隊管理,但開源特性使社群得以更廣泛參與技術研發。節點或客戶端負責執行內容審核,各應用可自訂內容政策。此種架構打造彈性環境,社群可自訂標準,無需全面強制。

Lens 的治理則透過 Lens 改進提案(LIPs)機制運作,由社群討論及審查。Aave 團隊仍積極參與,但長期目標是將治理權力更廣泛分配。內容審核留給各應用決定,而非在協議層級強制,確保中立性並賦予開發者自主權。

在 Farcaster 與 Lens 之間的選擇

選擇 Farcaster 或 Lens 取決於您的需求。Farcaster 的混合模式和節點架構非常適合重視擴展性、低營運成本及即時互動的開發者。其 Frames 功能也為社群資訊流與其他 Web3 應用整合帶來獨特價值。

產業觀察者認為 Lens 的全鏈上架構具備更強的數據持久性、可組合性和用戶主控保障。協議內建的貨幣化機制,使其極適合以創作者為核心的應用,以及致力於透明自動化收入分配的社群。必須權衡的是更高依賴區塊鏈執行,儘管 Momoka 能部分緩解相關成本和效能瓶頸。Lens Chain 的遷移有助於降低延遲,並讓區塊空間更契合社交互動需求。

這兩種協議都證明,Web3 社交網路無需依賴封閉的中心化系統。相反,兩者分別提供不同架構和功能路線達成同樣目標:於開放且具互操作性環境下,賦予用戶對身份、關係與內容的主導權。

免責聲明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課程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 本課程由入駐Gate Learn的作者創作,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Gate Learn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