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中國考慮推出“人民幣穩定幣”:專注跨境支付、對抗美元霸權!
在全球金融體系正經歷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刻,中國似乎正醞釀着深謀遠慮的棋局。在對境內加密貨幣交易實施嚴格管控多年之後,近日外媒爆料,官方及政策研究圈正在認真考慮一項可能重塑全球數字貨幣版圖的重大舉措——批準甚至推動由人民幣支持的穩定幣的發行。此舉並非對加密貨幣的全面開放,而是一次目標明確、高度聚焦的戰略部署,其劍鋒所指,正是日益擴張的美元在數字貨幣領域的主導地位,其核心應用場景,則瞄準了龐大的跨境貿易支付網絡。
人民幣國際化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在美元穩定幣影響力日益擴大的背景下,中國將“金融創新”尤其是“穩定幣”,視爲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契機。中國國務院最快會在月底審議並可能批準一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路線圖,內容涵蓋提升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使用目標、各監管機構的職責分工,以及相應的風險防控指引。
消息人士進一步表示,中國高層預計在本月底召開專題學習會議,重點討論“人民幣國際化”與“穩定幣”。在這次會議中,領導可能會發表談話,爲穩定幣的商業應用範圍和發展方向定調。相關細節可望在數周內公布,中國人民銀行(PBOC)等機關將被賦予具體職責,而香港與上海則被點名爲率先落地推行的試驗場。
就在上個月,上海金融監管單位已召開地方官員會議,討論針對穩定幣與數字貨幣的策略因應。人民銀行顧問黃益平近期受訪時更直言,未來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並非不可能。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穩定幣條例》已於8月1日正式生效,成爲全球率先爲穩定幣發行人制定監管規範的市場,這也讓中國的戰略藍圖更具操作空間。
數字美元壟斷
要理解這一潛在政策轉向的深刻含義,首先必須認清當前全球穩定幣市場的嚴峻現實。據統計,目前全球流通的穩定幣總市值已達數千億美元,但其中高達99%的份額均由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如USDT、USDC)佔據。這一驚人的數據,意味着在Web3.0和區塊鏈所構建的新興支付和結算網路中,美元幾乎復制甚至強化了其在傳統金融世界中的霸權地位。
對於中國而言,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戰略警訊。這種“數字美元化”的趨勢,不僅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多元化構成威脅,更直接挑戰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目標。在一個未來以區塊鏈爲底層基礎設施的全球貿易體系中,如果交易的計價和結算依然完全依賴於美元穩定幣,那麼即便貿易夥伴並非美國,所有交易也依然無法繞開美元的引力範圍,並可能間接受制於美國的金融監管和政策動向。因此,打破這一壟斷,建立一個單獨、高效、以人民幣爲核心的數字價值流轉通道,已成爲一項具有緊迫性的戰略任務。
與外界的普遍猜測不同,此次中國考慮的人民幣穩定幣,其設計初衷並非爲了滿足國內的零售支付需求——這一功能已由央行數字貨幣(e-CNY)所承擔。相反,其戰略目光完全聚焦於廣闊的國際市場,特別是跨境貿易支付這一核心領域。
根據各方披露的信息,一個最有可能的實施路徑是:以香港爲試點,推出由離岸人民幣(CNH)支持的穩定幣。
選擇香港作爲“試驗田”的優勢顯而易見。首先,香港作爲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和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樞紐,擁有成熟的金融基礎設施和監管環境。其次,香港近年來積極構建的虛擬資產監管沙盒,爲合規穩定幣的誕生和測試提供了完美的土壤。
通過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可以實現一舉多得的戰略目標: 服務實體經濟: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其他貿易夥伴提供一個比傳統SWIFT體系更快、成本更低、7x24小時不間斷的支付結算選項。這將極大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便利性和吸引力。規避境內風險:由於是在離岸市場發行和流通,可以有效避免對中國內地的資本管制和貨幣政策造成衝擊,實現“風險隔離”下的全球化推廣。建立替代性支付網絡:長遠來看,一個成功的、被廣泛採用的人民幣穩定幣支付網絡,將爲世界提供一個美元之外的、可靠的國際支付選擇,這對於增強全球金融體系的韌性和多元性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市場機遇
中國一旦正式入局穩定幣賽道,無疑將對全球金融和加密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一個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信用背書的穩定幣,將爲市場提供前所未有的選擇,極有可能引發全球資本和用戶流向的重新分配。對於加密市場本身而言,這可能成爲引爆下一輪牛市的強大催化劑。人民幣穩定幣的出現,將爲加密世界注入海量的流動性、全新的應用場景和數以億計的潛在用戶,特別是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與中國貿易往來密切的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國醞釀此舉的同時,美國監管機構,特別是美國財政部,正在加強對現有美元穩定幣巨頭Tether和Circle的審查。這種來自美國的監管壓力,或許也爲人民幣穩定幣的崛起創造了一個微妙的時間窗口。
地緣金融博弈
總而言之,中國考慮推出人民幣穩定幣,絕非一次簡單的技術或金融產品創新,而是其在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大背景下,一次深思熟慮的地緣金融戰略博弈。它與旨在服務國內支付的e-CNY並行不悖、互爲補充,共同構成了數字人民幣戰略的“雙支柱”。
通過專注於跨境貿易支付這一實體經濟需求,並巧妙利用香港的“一國兩制”優勢,中國正試圖在不擾亂國內金融秩序的前提下,爲人民幣的國際化開闢一條全新的數字化路徑。這不僅是對美元霸權在數字領域延伸的直接回應,更是爲構建一個更多元、更平衡的全球數字貨幣體系所邁出的關鍵一步。這場圍繞穩定幣的全球競賽,其影響之深遠,或許才剛剛開始顯現。